WFU

網站頁籤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完全解密皮膚油膩原理,錯誤保養與話術遠離你


作者:皮膚專科 葛正詳醫師

前言


油性肌膚困擾著許多人。打開線上購物平台的網頁,輸入「控油」的關鍵字,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商品會跳出來,由此可以知道社會大眾對所謂「控油」的需求,這背後藏著多少的商機啊?

關鍵字搜尋油膩,一大堆商品馬上跳出來

筆者打算透過這篇文章,來讓大家完全理解皮膚出油的原理,以免被一些控油話術所欺騙。


我們皮膚上的油是哪裡來的?


皮膚的油脂有兩大來源。第一種油脂比較多人知道,是皮脂腺分泌來的,這種油稱做皮脂。第二種油脂較常被忽略,是健康的表皮細胞分化過程中,會逐漸分布在角質層之中,我們把它稱作角質層屏障。

室溫下,皮脂是液態的,是流體,會流動,也會擴散。我們正常洗臉洗掉的,是皮脂。皮脂有一些抗氧化與抗菌的功能,但是也會造成皮膚的油膩感,甚至也是造成痘痘的元兇之一。

全身最容易有油膩感的皮膚就是臉了,這是因為頭皮與臉是全身皮脂腺分布最多的區域,所以如果我們感覺到皮膚油膩,是因為皮膚上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較多的關係。

皮膚油膩與否,反而跟第二種皮膚油脂:角質層屏障沒什麼太大的關係;角質層屏障是負責保水的構造,又是固態,不會帶來油膩感,反而健康的角質層屏障,會帶給皮膚皮膚光滑、細嫩、水噹噹的感覺,反過來說,受傷的角質層屏障,會讓皮膚保水力受損、引起乾裂甚至發炎。


控油是要控皮脂


所以談到控油、皮膚油膩與否,其實是與皮脂比較有關。皮脂是皮脂腺分泌出來的,所以想控油,其實應該要去調整皮脂腺才對。

皮脂腺被什麼因素調整呢?生理狀況下,皮脂腺受到許多因素調控,包含內分泌(賀爾蒙)、神經系統、壓力、飲食等。皮脂分泌出來後,會堆積與儲存在毛孔裡面。


皮脂是怎麼造成油膩感的?


皮脂會滿布皮膚造成油膩感,是利用毛細現象擴散現象這兩個簡單的物理原理。

因為皮脂本身是流體,堆積與儲存在毛孔之後,會透過毛細現象(因為毛孔很細)從毛孔慢慢流動到皮膚表面,接著逐漸擴散到四周的皮膚。如果我們使用吸油面紙或洗臉,因為毛細現象與擴散現象的關係,一段時間後(一般約兩到三個小時),清理乾淨的皮膚又開始出現油膩的感覺。


臉會越洗越油嗎?


不會!!

有一種迷思您應該聽過:把臉上的油脂洗掉或擦掉,皮脂腺會感測到皮膚乾燥,因此會加速分泌皮脂,最後結果就是越洗皮膚更油。其實這是無稽之談,皮脂腺並不會去感測皮膚表面的油膩度而決定要不要分泌油脂,因為剛才有提到內分泌系統(賀爾蒙)、神經系統、壓力、飲食等才是調控皮脂腺的內在原因;亦有研究認為溫度是影響皮脂分泌的外在原因,溫度越高,皮脂分泌越多(但有爭議)。


臉越洗越油是錯誤的觀念

相信您一定發現了,並不是除掉皮脂後,皮脂腺增加分泌造成臉再次油膩,而是本來就堆積在毛孔裡面的皮脂透過毛細現象浮出皮膚表面,接著擴散至其他皮膚。所以臉越洗越油,是不對的講法。而皮脂腺,它就是按照受諸多因素調控的節奏,分泌皮脂到毛孔裡,接著儲存。

也就是說,不管你怎麼洗臉做清潔,皮脂還是會持續浮出來,並擴散全臉。反而,過度清潔皮膚或洗臉,則有可能造成第二種油脂:角質屏障受損,一旦角質屏障受損,會降低皮膚保水力,發生皮膚乾燥甚至發炎的情形。因此,皮膚乾或不乾,基本是由角質屏障的狀態決定的。

反而皮脂,它在皮膚保水的角色沒有角質屏障那麼重要。例如手掌與腳掌沒有皮脂腺,青春期之前小孩的皮膚皮脂腺功能非常不發達,可是只要有健康的角質屏障,這些部位的皮膚也不會感到乾燥。但是皮脂只要一多,會造成皮膚油膩感,因此,皮脂量多或少,則直接決定皮膚油或不油。


油性肌與乾燥肌怎麼決定?可以又油又乾嗎?


我想要給大家簡單的觀念,就是皮膚的油膩度是給皮脂決定的可以將皮膚分成油(皮脂多)或不油(皮脂不多);而皮膚保水度是角質層屏障決定的可以分成乾(角質屏障受損)或不乾(角質屏障健康)。(如下圖)






按照此四象限,C與D是油膩性膚質,較容易長痘痘或粉刺;而B與D是乾燥性膚質,容易有異位性皮膚炎或敏感性肌膚的問題。因此皮膚油膩與乾燥並非相反的存在,他們彼此是獨立的。

最健康的膚質在A區,屬於不乾燥(角質屏障健康)也不油膩(皮脂少),這種膚質是大家最想要的,看起來不會滿臉油光,臉的保水度也足夠,看起來粉嫩又Q彈的樣子。


我們常聽到的「油水不平衡」是什麼?


從上述我將皮膚分成油(皮脂多)或不油(皮脂不多);以及乾(角質層屏障受損)或不乾(角質屏障健康);以及四象限(A、B、C、D),可以明白,皮膚乾燥度與油膩度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並非相反的事件,所以「油水不平衡」可能不是正確的名詞


皮膚「內油外乾」是什麼?


按照上述我所述,內油外乾為四象限中的D,皮脂腺分泌多造成皮膚很油膩,而且角質層屏障受損,皮膚抓不住水,很乾燥,容易發炎、脫皮。是最不健康的狀態。「內油外乾」其實就是「又油又乾」。

這種內油外乾的狀態,或者說又油又乾,常見在臉部同時合併痘痘與其他發炎性皮膚病(如脂漏性皮膚炎、濕疹或酒糟)的狀態下,臨床表現就會是臉很油,造成痘痘與粉刺,皮膚卻又敏感且乾燥發炎,真的是蠻悲傷的。


結語


我在這篇文章中說明了皮膚油膩的來源、油性肌與乾燥肌的原理與分類,以上內容都是我閱讀文獻或教科書之後,消化整理後原創的,希望讀者讀完這篇文章後能有所收穫。

葛正詳醫師的門診時間表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