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到底怎樣算油性肌膚?不藏私教你專業評估!

作者:皮膚專科 葛正詳醫師

前言


我算是油性肌膚嗎?這問題實在太常被詢問了,因此筆者在這篇文章中提供幾個常見的症狀與實用的評估方式,最後簡單談談油膩型的皮膚如何治療。


出現哪三種行為代表臉上出油過多?


  1. 反覆做檢查與清理的動作。例如:不時就想照鏡子,擔心自己臉油膩影響外觀、反覆用手指頭摸臉檢查、反覆使用吸油面紙或其他物品擦拭,或一直洗臉
  2. 臉油膩的狀況,已造成心理負擔。例如:有點沒自信、有點擔心自己皮膚看起來不好,甚至有點不想與人互動、外出、參加社交活動
  3. (女生比較常見)臉有脫妝或浮粉的狀況,需要重新補粉或很麻煩的重新上妝。

嚴重油性肌膚會讓患者不放心地照鏡子,甚至影響自信

油性肌評估方法(1):視覺


  1. 皮膚看起來油亮油亮的,會反光
  2. 皮膚看起來濕濕的
  3. 皮膚看起來有一些粉刺或痘痘(最重要)
  4. 毛孔看起來粗大
  5. 妝容出現:脫妝、浮粉、節塊斑駁


青春期後皮膚出油大增,常伴隨毛孔粗大與痘痘,筆者的患者治療前後差異(素顏,沒化妝喔!

油性肌評估方法(2):觸覺


  1. 皮膚摸起來有油油滑滑的
  2. 摸起來有粘膩感
  3. 摸起來濕濕的,好像有汗水
  4. (相反的)摸起來乾乾粗粗的(出油旺盛+角質層屏障受損):例如脂漏皮膚炎
  5. 摸起來滑滑的,天氣熱的時候更明顯


油性肌評估方法(3):主觀感受


  1. 感覺臉好像洗不乾淨、髒髒的
  2. 覺得油膩而且厚重的感覺
  3. 油膩感受帶來不舒服的感覺,甚至微癢
  4. 覺得臉有溫溫的甚至熱熱的感覺
  5. 感覺自己臉上常濕濕的或有出汗感覺


簡單談談油性肌膚如何治療


油性肌膚就是皮膚的皮脂腺功能太強。皮膚科醫師擅長以藥物來調理皮脂腺,壓制太強的皮脂腺功能,就可以達到減少出油的效果。有哪些手段呢?

目前治療的主力是A酸,有口服型也有外用型。當然口服型的效果比外用型好很多,只是口服A酸在使用上女生需要注意避孕、不管男女都要定期驗血等。賀爾蒙藥物如調經藥、避孕藥也有不錯的控油效果,在無法使用A酸的患者,可以考慮。在無法使用藥物治療的患者,就可以考慮透過雷射、光動力療法甚至肉毒桿菌素來控油,但是使用上一定要有經驗。


油性肌膚以藥物調理後總算恢復穩定

當然也要避開那些具有致痘性、誘發出油的食物,例如甜食、高升糖指數的飲食、巧克力、油脂含量多的食物、奶製品等。

具有致痘性的保養品或化妝品,會惡化出油與痘痘。一般來說含有油性配方的成分,要盡量避免,例如卸妝油、護髮乳、粉底液、氣墊粉餅、遮瑕霜等。

生活壓力、不規律的作息、睡眠不足也會過度活化皮脂腺造成出油增加,因此需要適度放鬆身心、紓解壓力。


市面上的控油產品真的可以控油嗎?


市面上的控油產品其實沒辦法真正控油,只能暫時除油或吸油。
它們多半只是利用除去或吸附皮膚與毛孔的皮脂,暫時達到清爽感覺,並沒有真的減少皮脂分泌的效果。時間一過,皮脂還是因為毛細現象或擴散現象重新佈滿整個皮膚。


總結


嚴重的皮膚油膩其實困擾著許多人,透過完整的主觀+客觀評估,以及專業的醫療協助,才有辦法降低油性肌膚帶來的併發症(痘痘、粉刺、毛孔粗大、滿臉油光),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協助到有油性肌膚困擾的讀者們。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完全解密皮膚油膩原理,錯誤保養與話術遠離你


作者:皮膚專科 葛正詳醫師

前言


油性肌膚困擾著許多人。打開線上購物平台的網頁,輸入「控油」的關鍵字,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商品會跳出來,由此可以知道社會大眾對所謂「控油」的需求,這背後藏著多少的商機啊?

關鍵字搜尋油膩,一大堆商品馬上跳出來

筆者打算透過這篇文章,來讓大家完全理解皮膚出油的原理,以免被一些控油話術所欺騙。


我們皮膚上的油是哪裡來的?


皮膚的油脂有兩大來源。第一種油脂比較多人知道,是皮脂腺分泌來的,這種油稱做皮脂。第二種油脂較常被忽略,是健康的表皮細胞分化過程中,會逐漸分布在角質層之中,我們把它稱作角質層屏障。

室溫下,皮脂是液態的,是流體,會流動,也會擴散。我們正常洗臉洗掉的,是皮脂。皮脂有一些抗氧化與抗菌的功能,但是也會造成皮膚的油膩感,甚至也是造成痘痘的元兇之一。

全身最容易有油膩感的皮膚就是臉了,這是因為頭皮與臉是全身皮脂腺分布最多的區域,所以如果我們感覺到皮膚油膩,是因為皮膚上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較多的關係。

皮膚油膩與否,反而跟第二種皮膚油脂:角質層屏障沒什麼太大的關係;角質層屏障是負責保水的構造,又是固態,不會帶來油膩感,反而健康的角質層屏障,會帶給皮膚皮膚光滑、細嫩、水噹噹的感覺,反過來說,受傷的角質層屏障,會讓皮膚保水力受損、引起乾裂甚至發炎。


控油是要控皮脂


所以談到控油、皮膚油膩與否,其實是與皮脂比較有關。皮脂是皮脂腺分泌出來的,所以想控油,其實應該要去調整皮脂腺才對。

皮脂腺被什麼因素調整呢?生理狀況下,皮脂腺受到許多因素調控,包含內分泌(賀爾蒙)、神經系統、壓力、飲食等。皮脂分泌出來後,會堆積與儲存在毛孔裡面。


皮脂是怎麼造成油膩感的?


皮脂會滿布皮膚造成油膩感,是利用毛細現象擴散現象這兩個簡單的物理原理。

因為皮脂本身是流體,堆積與儲存在毛孔之後,會透過毛細現象(因為毛孔很細)從毛孔慢慢流動到皮膚表面,接著逐漸擴散到四周的皮膚。如果我們使用吸油面紙或洗臉,因為毛細現象與擴散現象的關係,一段時間後(一般約兩到三個小時),清理乾淨的皮膚又開始出現油膩的感覺。


臉會越洗越油嗎?


不會!!

有一種迷思您應該聽過:把臉上的油脂洗掉或擦掉,皮脂腺會感測到皮膚乾燥,因此會加速分泌皮脂,最後結果就是越洗皮膚更油。其實這是無稽之談,皮脂腺並不會去感測皮膚表面的油膩度而決定要不要分泌油脂,因為剛才有提到內分泌系統(賀爾蒙)、神經系統、壓力、飲食等才是調控皮脂腺的內在原因;亦有研究認為溫度是影響皮脂分泌的外在原因,溫度越高,皮脂分泌越多(但有爭議)。


臉越洗越油是錯誤的觀念

相信您一定發現了,並不是除掉皮脂後,皮脂腺增加分泌造成臉再次油膩,而是本來就堆積在毛孔裡面的皮脂透過毛細現象浮出皮膚表面,接著擴散至其他皮膚。所以臉越洗越油,是不對的講法。而皮脂腺,它就是按照受諸多因素調控的節奏,分泌皮脂到毛孔裡,接著儲存。

也就是說,不管你怎麼洗臉做清潔,皮脂還是會持續浮出來,並擴散全臉。反而,過度清潔皮膚或洗臉,則有可能造成第二種油脂:角質屏障受損,一旦角質屏障受損,會降低皮膚保水力,發生皮膚乾燥甚至發炎的情形。因此,皮膚乾或不乾,基本是由角質屏障的狀態決定的。

反而皮脂,它在皮膚保水的角色沒有角質屏障那麼重要。例如手掌與腳掌沒有皮脂腺,青春期之前小孩的皮膚皮脂腺功能非常不發達,可是只要有健康的角質屏障,這些部位的皮膚也不會感到乾燥。但是皮脂只要一多,會造成皮膚油膩感,因此,皮脂量多或少,則直接決定皮膚油或不油。


油性肌與乾燥肌怎麼決定?可以又油又乾嗎?


我想要給大家簡單的觀念,就是皮膚的油膩度是給皮脂決定的可以將皮膚分成油(皮脂多)或不油(皮脂不多);而皮膚保水度是角質層屏障決定的可以分成乾(角質屏障受損)或不乾(角質屏障健康)。(如下圖)






按照此四象限,C與D是油膩性膚質,較容易長痘痘或粉刺;而B與D是乾燥性膚質,容易有異位性皮膚炎或敏感性肌膚的問題。因此皮膚油膩與乾燥並非相反的存在,他們彼此是獨立的。

最健康的膚質在A區,屬於不乾燥(角質屏障健康)也不油膩(皮脂少),這種膚質是大家最想要的,看起來不會滿臉油光,臉的保水度也足夠,看起來粉嫩又Q彈的樣子。


我們常聽到的「油水不平衡」是什麼?


從上述我將皮膚分成油(皮脂多)或不油(皮脂不多);以及乾(角質層屏障受損)或不乾(角質屏障健康);以及四象限(A、B、C、D),可以明白,皮膚乾燥度與油膩度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並非相反的事件,所以「油水不平衡」可能不是正確的名詞


皮膚「內油外乾」是什麼?


按照上述我所述,內油外乾為四象限中的D,皮脂腺分泌多造成皮膚很油膩,而且角質層屏障受損,皮膚抓不住水,很乾燥,容易發炎、脫皮。是最不健康的狀態。「內油外乾」其實就是「又油又乾」。

這種內油外乾的狀態,或者說又油又乾,常見在臉部同時合併痘痘與其他發炎性皮膚病(如脂漏性皮膚炎、濕疹或酒糟)的狀態下,臨床表現就會是臉很油,造成痘痘與粉刺,皮膚卻又敏感且乾燥發炎,真的是蠻悲傷的。


結語


我在這篇文章中說明了皮膚油膩的來源、油性肌與乾燥肌的原理與分類,以上內容都是我閱讀文獻或教科書之後,消化整理後原創的,希望讀者讀完這篇文章後能有所收穫。

葛正詳醫師的門診時間表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

雞眼跟疣到底怎麼分?懶人包讓你一次搞懂!

作者:皮膚專科 葛正詳醫師

前言


疣:又稱作「病毒疣」,台語稱作「魚鱗刺」,是病毒感染引起,因此具有傳染性,是病毒(HPV)(人類乳突瘤病毒)誘發皮膚細胞過度增生後,產生的皮膚病變。最常發生在手足部(當然全身上下皮膚都可以感染)。

雞眼:台語稱作「雞仔目」,是皮膚遭受到反覆摩擦、壓迫之後所增生形成的厚皮(厚繭)組織,嚴重者可造成疼痛。

許多民眾分不清楚疣與雞眼有何不同,筆者發現許多非皮膚科醫師也不太會分,其實兩者從病因、外觀、分布、症狀、預防治療皆有明顯不同(甚至有醫師以為兩者都做冷凍治療,因此不必區分,真是錯得離譜);筆者從這五個方面製作此懶人包,希望能有所幫助。
























總結


雞眼比較著重在減壓、改善疼痛、預防再發生。疣比較著重在立刻積極治療與減少傳染的風險。其實不管是雞眼或疣,兩者雖然都是小疾病,但都有大學問;雞眼在衛教與力學上要有宏觀的視野,才能真正幫助病人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復發,疣的話需搭配多樣化的治療方式,因為困難的疣其實是非常有挑戰性的。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小腿的黃色皮膚病:類脂質漸進性壞死,小心有糖尿病

作者:皮膚專科 葛正詳醫師

今天門診來了一位49歲的大哥,主訴是雙腳小腿(脛前處)上的黃紅色皮膚疹,他說已經好幾年了,一開始不以為意,不過疹子的範圍越來越大。曾經擦過藥,不過好像沒什麼改善。

雙小腿有特殊帶著黃紅色的斑塊

這種疾病是典型的類脂質漸進性壞死(necrobiosis lipoidica)(NL),不是很常見,但是非常有特色,而且跟糖尿病有關聯性,如果有這種皮膚疾患,就一定要檢查血糖,排除有糖尿病的可能性。


什麼是類脂質漸進性壞死(Necrobiosis lipoidica)(NL)


類脂質漸進性壞死(Necrobiosis lipoidica)(NL)(以下以NL縮寫作為代稱)是最常發生在小腿的一種皮膚病變,外觀呈現紅╴黃褐色,如果仔細看的話,皮膚表面會呈現血管擴張(可以看得到皮膚血管絲)、皮膚萎縮(凹陷),而且皮膚很容易有潰瘍(破皮),如果仔細觸摸的話,可以感受到病灶邊緣有點硬硬的顆粒感。


NL是屬於很有特色的皮膚疾病,正好被筆者捕捉下來

NL與糖尿病的關聯性


NL這種疾病的重要性在於,與糖尿病有相關性。關聯性有多高呢?不同文獻有不同說法,有NL的人有15%-65%的機率有糖尿病,如果沒有糖尿病,也要小心有血糖不耐症(還沒到糖尿病的程度,但是血糖已經比正常人高,可視為糖尿病前期),或者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家人有糖尿病)。另外,有13%的NL患者其甲狀腺功能異常,應一起檢查。

有研究發現,有糖尿病又出現NL的話,發生嚴重微血管病變的機率較高,例如眼睛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等,所以一定要小心。


病因與病理


NL的成因不明,目前認為是血管的病變進一步造成小腿的皮膚組織病變引起後續的肉芽腫發炎;也有另外一個學說是小腿皮膚的膠原蛋白的原發性病變引起。

NL在皮膚切片有極為鮮明的變化:橫向排列,層層疊疊的肉芽腫發炎(如下圖)。可以看到肉芽腫發炎造成的膠原蛋白變性。


極有特色的肉芽腫病理變化,但須訓練有素的皮膚科醫師才看得出來

治療


治療的部分,目前沒有大規模且好的研究證實哪種治療是最有效的。最重要當然就是要控制血糖,如果還沒有糖尿病,就一定要密切監控糖尿病是否發生;皮膚表面有潰瘍的話,也要小心照顧以免變成慢性傷口(小腿脛前處傷口癒合特別慢)。

目前NL的治療包含:擦或注射類固醇、照光、抗血栓藥物(促進血流)、抗氧化藥物、數種免疫調節藥物、抗發炎生物製劑、二氧化碳飛梭雷射等。治療方式多代表沒有特定一種是最有效的。


總結


類脂質漸進性壞死(NL)很有特色,在小腿脛前處有黃紅色的斑塊,如果發生就要檢查糖尿病,並好好控制血糖,沒有糖尿病的話日後也要規律追蹤,因為日後發生糖尿病的風險較高。NL本身則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筆者認為診斷還是最重要。



2022年11月6日 星期日

水痘疤成功治療案例分享

作者:皮膚專科 葛正詳醫師

前言


得到水痘的時候,身體會冒出很多一顆顆會癢的水泡,癒合的時候水痘結痂乾掉,有的病灶會形成疤痕,最讓人害怕的狀況是變成圓形白色的凹洞,尤其是當這些凹洞出現在臉上的時候,如果凹洞較深或較大,看起來就會比較明顯,容易造成美觀上的困擾。


筆者門診的病人:額頭密集的水痘

因此許多患者會來找筆者治療這些水痘疤。水痘疤治療的主力是雷射:可以透過飛梭雷射、皮秒雷射、染料雷射、磨皮雷射進行改善,至於要選哪一種,就要看水痘疤的嚴重度來決定。

不過筆者發現,適時合併手術治療,可以進一步強化治療的效果,讓凹陷度更少,筆者就在本文分享機個水痘疤治療後改善的案例。研究文獻上很少提及手術在水痘疤的應用,因此我們的技術可以說是走在世界前端。


案例一:真皮移植


此案例治療前在右臉頰一個明顯的白色凹陷水痘疤。筆者以真皮移植手術進行治療,可見術後不只凹陷改善,白色的疤痕顏色也進步很多,術後幾乎看不太出原先的疤痕在哪裡。


治療後,凹陷程度與白色疤痕的顏色皆大幅進步

案例二:真皮移植+CO2雷射


這位患者在左臉跟右臉都有多處的凹陷水痘疤。她以前接受過多次蜂巢皮秒雷射,患者表示未見明顯改善。筆者以真皮移植手術與CO2雷射進行合併治療。可以看到治療前與治療顯著的差別。


真皮移植合併CO2雷射治療水痘疤(右臉)

左頰的水痘疤以CO2雷射治療,進步幅度相當不錯

案例三:真皮移植


此患者在眉心與額頭共三處明顯水痘疤造成的圓形凹陷,患者希望一次可以見到明顯效果,因此筆者決定執行真皮移植手術。可以看到恢復期不但短,而且治療效果很好。

眉心與額頭三個水痘疤,真皮移植手術後進步不少


案例四:真皮移植


此患者在右臉頰有三個從小困擾她的水痘疤,下圖可以看到治療前三個白色圓盤狀凹陷。在經過真皮移植手術後,不管是凹陷程度還是膚色,都得到不錯的進步。


筆者以三種不同顏色的箭頭標出水痘疤治療前後的位置

案例五:真皮移植


這位患者在眉心一個即使化妝也遮不住的凹陷型水痘疤,她下定決心要好好治療。她鼓起勇氣接受真皮移植手術,在術後得到了回報,照片中可見明顯改善。


眉心一處又大又寬的水痘疤

結語


水痘疤的凹陷甚至白色疤痕顏色,如果是長在臉的部位,其實困擾著不少患者。目前以筆者的經驗,透過雷射與手術很有機會可以得到不錯的進步,甚至連帶狀皰疹的凹陷疤痕,筆者都曾經以真皮移植手術治療過(更嚴重、凹陷範圍更大),還得到患者不錯的回饋(患者表示比補脂肪手術有效太多),因此建議有此苦惱的話可以尋求治療。

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

寶寶尿布疹:如何預防與照顧


作者:皮膚專科 葛正詳醫師

什麼是尿布疹


「尿布疹」指的是在尿布覆蓋區域(跨下、臀部、會陰部)有皮膚發炎的狀況,常發生在有包尿布的小寶寶,當然有包成人紙尿褲的大人也有可能發生。(本文討論的尿布疹不包含疾病狀態,如感染症、過敏型接觸皮膚炎、慢性發炎症等)

尿布疹並非是由尿布直接引起皮膚炎,而是在尿布覆蓋區因為一些誘發因素造成,例如長時間過度潮濕、摩擦、尿液或糞便中的刺激物引起。


肛門或會陰部是常見尿布疹發生區域


本文的目的是簡單解答家長常詢問的問題,透過理解尿布疹成因與正確照護方法,才能避免與改善尿布疹。


尿布疹誘發因素


尿布疹的形成是多因素的。小寶寶的皮膚因尚未完全發育完成,表皮屏障(皮膚的保護罩)(skin barrier)較為脆弱,極易受到破壞,而且皮膚又嫩又薄,很容易經皮吸收環境的刺激物或致敏物。


尿布區的皮膚容易接觸到有刺激性的尿液、糞便,且因較長時間被尿布悶住,因此皮膚濕度較高,且皮膚pH值會上升,變成偏鹼性(且尿液、糞便是偏鹼性)。


皮膚長時間潮濕會使得角質層變得脆弱,弱化角質屏障;而皮膚變成偏鹼性會改變皮膚的菌叢(好菌變少、壞菌變多),還會活化糞便中的水解酶進一步造成角質層的破壞。潮濕的皮膚如果又進一步與尿布摩擦,會更加速角質層的崩解。


尿布疹三大誘發因素


受到破壞的皮膚,此時容易發炎,而且壞菌會入侵(好菌變少),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念珠菌等,就開始作怪。

大小便的頻率與量的多寡、清潔皮膚的方式、擦在皮膚的保養品、尿布的種類、換尿布的頻率也與尿布疹的發生有關聯性。


如何預防尿布疹


大原則

  • 勤換尿布:濕了就換
  • 選用吸附力佳的拋棄式紙尿布
  • 尿布透氣性要佳,要寬鬆不可太緊
  • 使用清水洗屁屁(拭浴),動作要輕柔
  • 用安全合格的濕紙巾
  • 患部不使用肥皂或其他清潔劑
  • 可以擦乳液
  • 腹瀉拉肚子一定要趕快治療

下文將探討一些細節


正確的清潔方式


良好的衛生對於皮膚健康度還是很重要,因此需要有正確的清潔方式。小嬰兒的的私密處皮膚很柔嫩,因此建議泡在澡盆裡洗(bathing),不建議用布或物體摩擦刷洗,可使用不含皂的液體清潔劑做浸泡清洗,要選用溫和,中性或弱酸性且適合新生兒或嬰兒的配方。清洗完後擦拭乳液對重建皮膚屏障有幫助。


浸泡洗比較溫和

濕紙巾


目前的研究顯示,使用濕紙巾不會對表皮屏障有不好的影響,甚至有研究發現:濕紙巾比布+水的組合還更少引起經皮水分散失(濕紙巾對皮膚比較滋潤的意思)。也有不只一篇醫學研究認為:濕紙巾中內含的酸鹼緩衝液(維持濕紙巾酸鹼恆定的物質),可以中和糞便與尿液的鹼度,對於維持皮膚在弱酸性的特質很有幫助(皮膚維持在弱酸性會比較健康)。


選擇適合的濕紙巾對寶寶的尿布區皮膚健康很重要

目前市售有極多濕紙巾廠牌與款式可供選擇,需注意濕紙巾內不可含有刺激性物質如酒精、香精、精油、皂類、不洽當的介面活性劑與清潔劑(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鈉)。另外會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防腐劑一定要避免,例如MI/MCI等。


潤膚劑(乳液)(修復霜)


因為乳液中的脂質可以穿透角質層,進入角質屏障中的細胞間隙(intercellular spaces),對細胞屏障進行修復,加強皮膚對環境刺激物的防禦力,所以如果認真擦乳液的話,皮膚屏障功能就會比較好,不但可以預防尿布疹,也是居家治療尿布疹的第一線方法。擦乳液在尿布區的方式是薄擦即可,以免在皺褶處(跨下、股溝)處太厚重、太悶,影響皮膚表面正常的散熱、排汗功能。


有文獻認為,一週應該至少擦兩次乳液在尿布區

甚至有研究認為,尿布如果最表層(與皮膚的接觸面)含有潤膚劑的話,可以降低尿布疹的機率。研究文獻有寫到有多種不同的配方都可以擦,擦哪一種最好呢?目前並沒有共識。


尿布的選擇


現代尿布的設計與材質科技的進步,已經使得尿布疹的發生率以及嚴重度降低很多。好的尿布需同時兼顧極佳的吸水性、對皮膚完全沒有刺激性、不會滲漏。

尿布內襯材質會有三層,最內層(與皮膚接觸的那層)(topsheet),需要可以快速吸水;而第二層(採集層)(acquisition layer)可以快速把水分往兩側帶(擴散),並把水引入第三層(核芯層)。第三層是由超強吸水能力的聚合物構成(如交聯聚丙烯酸鈉),可以吸受遠超過自己重量的大量水分,其吸水後會形成類似凝膠態。極佳的吸水力可以讓皮膚保持乾爽,維持在正常的pH值,減少尿糞對皮膚的刺激,預防尿布疹。


好的尿布須滿足多種條件

好的尿布外層需有好的散熱、蒸散力,又不能滲漏,也要有好的彈力,可以適度拉伸,對應不同身材體型的需求。


要小心疾病型尿布疹


這裡指感染症(黴菌、細菌、等感染)發炎症(脂漏皮膚炎、乾癬等)、過敏症(過敏性接觸皮膚炎、異位皮膚炎)等等多種疾病,無法單靠簡單居家護理保養就處理好,仍需就醫進行治療。


結語


尿布疹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皮膚小狀況。預防重於治療,了解了常見造成與惡化尿布疹的成因,就可以給寶寶的皮膚正確保養方式,包含勤換尿布、擦拭乳液、選擇好的尿布等,文中都有提及細節。讓我們一起好好保護寶寶的皮膚。

2022年11月3日 星期四

為什麼痘痘一定要好好治療?因為痘疤不一定好得了

作者:皮膚專科 葛正詳醫師

治療痘痘便宜,治療痘疤很貴


治療痘痘比痘疤簡單也便宜得多,時常幫患者治療痘疤的我,常會在心裡想,要是當初這患者有好好治療痘痘就好。我現在就不會幫你治療痘疤治療的那麼累。


每次治好痘痘,我就覺得世界上又少一個為痘疤所苦的人

有些患者(或家屬)以為現在長痘痘沒關係,反正以後再治療痘疤就好,他們可能不曉得,痘疤一旦形成,要付出很高的時間跟金錢成本,痘疤才有辦法改善。

下圖是冰鑿型痘疤(一種又深又細小的凹洞),使用雷射治療後大幅改善的範例。使用UP雷射治療了兩次,當然患者必須要經歷一些疼痛與修復期,才取得如今的成果。


冰鑿型痘疤,成功以雷射進行治療改善(右臉)

冰鑿型痘疤,成功以雷射進行治療改善(左臉)

問題是,並非每位患者的痘疤,經過治療都可以改善這麼多。雷射科技再怎麼進步,醫生手術再如何精良,痘疤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恢復,尤其是嚴重度越高的時候,治療起來就越費力,也不易取得大幅進步。


嚴重痘疤的後果,超乎想像


下圖就是屬於難治型的凹陷痘疤,痘疤在皮膚裡面打出許多垂直跟斜向的凹洞,用牙籤可以清楚看到痘疤的走向,很深很複雜,許多凹洞串聯在一起。這就是以前長嚴重痘痘+有痘疤體質的結果。


您願意花多少間跟金錢,讓這樣的痘疤取得改善呢?

下圖是嚴重頭皮痘痘造成毛囊破壞,引起禿頭的案例。來找筆者治療時,就已經是這樣了。像這種疤痕若想挽救,需要進行複雜的頭皮切除手術與植髮手術,手術費用起碼數十萬元起跳。相比之下,積極治療痘痘毛囊炎,則便宜得多。


頭皮切割性蜂窩組織炎(Dissecting cellulitis of the scalp)遺留下來的疤痕

下顎凸疤也是痘痘常見的後遺症,因為脖子會轉動的關係,此處皮膚張力大,傷口癒合過程中被拉扯,容易形成凸起性疤痕,嚴重者會變成蟹足腫,凸起範圍超過當初痘痘的地方。


蟹足腫形成,就沒辦法完全消失了

身體的痘痘也不容輕忽


很多人以為身體痘痘沒關係,其實錯了,筆者看過不少輕忽身體痘痘的患者,時間久了,身體也留下疤痕。輕微的會有斑駁的色素沉澱,一塊黑一塊白的,嚴重的甚至會形成凸疤或蟹足腫,可見下圖。


身體痘痘肆虐造成的胸口凸疤與蟹足腫

哪些人痘疤風險高,更要積極治療痘痘


以我的經驗是:
  • 臉上已經有痘疤
  • 家人臉上有痘疤(有家族史)
  • 病史很漫長,痘痘沒好過
  • 時常長囊腫痘(又大又深又痛的痘痘)
  • 有抽菸
  • 有蟹足腫體質(傷口癒合異常)

希望所有痘痘患者都可以經過妥善治療,好好吃藥、擦藥;不要拖到痘疤很嚴重才來,比起治療痘疤要動刀(手術刀)動槍(雷射槍)的,我寧願幫患者治癒痘痘就好。


同時治好痘痘跟痘疤,真是人生一大快樂事